目錄
剛做完 All-on-4 的患者,最常問醫師的第一句話就是:「我現在可以吃什麼?」因為全口重建雖然能快速恢復外觀與笑容,但真正影響植體穩定、骨整合成功的關鍵,其實是手術後 3 個月的飲食方式。
吃太硬,可能讓植體受力不均;吃太熱,可能影響傷口;咬錯方式,甚至會影響臨時牙穩定度。
這篇文章會用最清楚、最貼近患者生活的方式,帶你了解:
- 手術後每一天到底能不能咬?
- 前 1 週、2 週、1 個月食物清單怎麼分?
- 什麼食物看起來軟,但其實最危險?
- 正式牙之後能不能吃牛排、魷魚、玉米?
完整整理成一篇All-on-4 術後飲食懶人包,讓你在恢復過程中吃得安心,不會踩雷。

All-on-4 手術後可以吃什麼?先快速看恢復期飲食原則
H2 All-on-4 手術後可以吃什麼?先快速看恢復期飲食原則
先給你最重要的結論:手術後前三個月不吃硬的,就是最安全的方法。
因為這段時間是植體與骨頭進行 骨整合(Osseointegration) 的黃金期,
任何過強的咬合力,都可能影響植體穩定。
以下是泉玥牙醫整理出的 All-on-4 飲食四大原則:
① 手術後前 3 天 → 完全不咬,只能吃液態與半液態食物
例如:豆花、優格、稀飯、布丁。
② 前 2 週 → 避免咬東西,只能吃軟質食物
例如:蒸蛋、細麵、嫩豆腐、馬鈴薯泥。
③ 2~6 週 → 可開始吃「軟固體」,但不能咬硬邊或大塊食物
例如:燉煮軟肉、香蕉、軟麵包。
④ 裝正式牙後 → 逐步恢復正常飲食,但仍需避免超硬食物
例如:骨頭、螺絲、堅果、牛肉乾。
All-on-4 恢復期飲食階段表
| 時間階段 | 可吃 | 不可吃 |
| 術後 0–3 天 | 豆花、優格、布丁、果昔、濃湯、溫水、稀飯 | 熱湯、熱飲、任何需要咀嚼的食物 |
| 術後 4–7 天 | 蒸蛋、嫩豆腐、軟飯、細麵、馬鈴薯泥、茶碗蒸 | 麵包皮、炸物、燒烤、脆口感食物 |
| 術後 2 週 | 軟麵包、香蕉、軟蔬菜、燉煮肉 | 生菜沙拉、糯米、麻糬、任何黏性食物 |
| 術後 1 個月 | 軟肉、煮軟的魚肉、鬆軟蛋糕、嫩煮蔬菜 | 堅果、魷魚、玉米、牛肉乾、硬餅乾 |
| 術後 3 個月(正式牙) | 多數日常飲食可恢復 | 超硬食物、硬骨頭、啃玉米 |
術後 0–3 天:只能吃的食物清單(避免影響傷口)
這三天是 All-on-4 傷口最脆弱、腫脹感最明顯的時期,絕對不能咬、不能吃硬的、不能吃燙的。不只避免疼痛,更是為了避免植體在骨整合初期受力而「微動」。
只要一動,後續可能會:
- 骨整合變慢
- 產生腫脹或疼痛
- 影響臨時牙的貼合度
- 甚至造成植體穩定度下降
所以這階段請把飲食重點放在「不需要咀嚼」+「溫溫的軟食物」
術後 0–3 天可吃的安全食物(完全免咬)
✔ 液態與半液態食物
- 豆花(無花生)
- 布丁 / 焦糖布丁
- 無果粒優格
- 無果肉果昔(香蕉、芒果、莓果)
- 南瓜濃湯
- 玉米濃湯(不能有顆粒)
- 稀飯(煮到幾乎無米粒)
- 白粥+蛋花(蛋花需攪散)
- 無籽豆漿
- 優酪乳(無果粒)
✔ 補充能量的軟滑甜品
- 地瓜泥
- 馬鈴薯泥(加牛奶或奶油更滑順)
- 杏仁茶
- 黑芝麻糊
- 米糊
✔ 水分與電解質
- 室溫或微溫水
- 低糖運動飲料
- 電解質水
術後 0–3 天不能吃的食物(禁忌清單)
✘ 不可咬的食物
- 任何肉類(即便是魚)
- 麵包、饅頭、吐司
- 蛋餅、蘿蔔糕
- 麵條
✘ 不能吃燙的食物(避免刺激傷口)
- 火鍋湯
- 熱開水
- 燙茶、燙湯
高溫會讓傷口更腫、疼痛感加劇,也可能造成出血。
✘ 不建議含糖太高的飲料
- 珍奶
- 手搖飲
- 果汁
因為術後免疫力下降,含糖飲容易增加口腔細菌負擔。
術後前 3 天飲食原則總結
✔ 越軟越好
✔ 不要咬
✔ 不要吃熱的
✔ 不要吃顆粒
✔ 不要吃會塞牙縫的(臨時牙更難清潔)
術後 1 週內:哪些軟質食物安全?哪些要避免?
術後 1 週內:哪些軟質食物安全?哪些要避免?
進入第 4~7 天,腫脹感會開始下降,講話、喝水都會比前 3 天更舒服,
但這個階段的植體仍在非常脆弱的「初期骨整合」階段,依然不能咬、不能吃有韌性的食物。可以開始吃「軟質食物」,不用咬的才算安全。
術後 1 週內可吃的軟質食物(安全清單)
以下是泉玥牙醫為患者整理的「不用咬」但比前三天更有飽足感的選擇:
✔ 蛋類
- 蒸蛋、茶碗蒸
- 水煮蛋(要壓碎吃,不可咬)
- 蛋花湯
✔ 豆腐 / 軟豆製品
- 嫩豆腐(入口即化)
- 胡麻豆腐
- 薏仁豆腐(不含顆粒)
✔ 軟飯 / 稠粥
- 粥(米粒可壓碎)
- 軟爛白飯拌蛋汁
- 乾飯+大量湯汁壓軟
✔ 軟麵條(煮到偏爛)
- 烏龍麵(煮到非常軟)
- 義大利麵(煮爛、切小段)
- 冬粉湯(浸泡久一點)
✔ 蔬菜泥 / 蔬菜煮爛版
- 胡蘿蔔泥
- 南瓜泥
- 燉到很軟的馬鈴薯
- 小白菜燉爛後壓碎
術後 1 週內要避免的食物(容易踩雷清單)
這些看起來「軟軟的」,但其實咬起來會牽絲、黏牙、有韌性,都是危險食物:
✘ 看似軟,實際需要咬的
- 吐司、饅頭
- 蘑菇(有韌性)
- 蛋餅(餅皮有嚼勁)
- 蘿蔔糕(外層有彈性)
- 魚肉(纖維會牽絲)
✘ 黏性高、易卡縫
- 麻糬
- 糯米飯
- 芋頭球
- 起司條
✘ 不能吃脆皮、油炸、烤過的
- 炸雞、雞排
- 烤吐司
- 烤地瓜
✘ 不能吃會掉屑的小點心
- 蘇打餅乾
- 雪餅
- 洋芋片
掉屑會跑進臨時牙縫裡,比你想像地更難清潔。
術後 1 週內飲食比較表
| 類別 | 可以吃(安全) | 不能吃(容易踩雷) |
| 蛋類 | 蒸蛋、茶碗蒸、蛋花湯 | 蛋餅(餅皮太硬)、煎蛋(外層較硬) |
| 豆類 | 嫩豆腐、胡麻豆腐 | 豆乾(太硬)、有顆粒的豆類 |
| 主食 | 軟飯、稠粥、燉爛麵條 | 吐司、饅頭、糯米、麻糬 |
| 蔬菜 | 南瓜泥、馬鈴薯泥、燉爛蔬菜 | 生菜(粗纖維)、菇類(韌性強) |
| 其他 | 奶酪、優格(無果粒) | 蘇打餅乾、脆餅、油炸物 |
術後 2 週:可以開始吃什麼?咀嚼強度怎麼增加?
術後 2 週:可以開始吃什麼?咀嚼強度怎麼增加?
✔ 軟肉(燉煮類)
這是許多患者最期待的階段,這段時間可以吃「肉」了,但要遵守條件:
- 燉到一壓就散的雞肉
- 鱸魚(需非常軟,且細碎處理)
- 絞肉(炒到鬆散、無顆粒)
- 牛腩(燉到鬆軟化口、用湯汁浸泡)
重點:不能吃帶筋、帶皮、纖維粗的肉。
✔ 較軟的主食
- 泡到軟化的吐司邊(但不建議吃外皮)
- 無硬邊的漢堡麵包(小塊)
- 軟煮通心麵、義大利麵
- 起司軟蛋糕(入口即化)
✔ 經過長時間燉煮的蔬菜
- 燉蘿蔔
- 燉南瓜
- 燉番茄
- 燉高麗菜(燉到非常軟)
✔ 輕鬆吞咽的小點心
- 銀耳湯(無硬木耳)
- 司康(要泡軟)
- 紅豆沙(細泥)
- 地瓜泥(加牛奶更軟)
術後 2 週仍不能吃的食物(容易被誤會的)
這些食物「看起來很軟」,但實際吃起來會拉扯、牽絲、黏牙,
臨時牙最怕的就是這些:
✘ 不行:黏性食物
- 麻糬
- 年糕
- 芋圓、地瓜圓
- 起司條(牽絲會拉動植體)
✘ 不行:有嚼感的肉類
- 牛排
- 雞腿排
- 烤雞
- 魚排
✘ 不行:堅果與脆口點心
- 杏仁
- 花生
- 蘇打餅乾
- 洋芋片
- 堅果可可球
術後 2 週飲食變化比較表
| 類別 | 可以吃(軟固體) | 不能吃(有韌性或黏性) |
| 肉類 | 燉爛雞肉、魚肉細碎、鬆散絞肉 | 牛排、雞腿排、魚排、帶筋肉 |
| 主食 | 軟麵、軟吐司、泡軟麵包 | 饅頭、硬吐司邊、乾燥麵包 |
| 蔬菜 | 燉到很軟的蔬菜 | 生菜、粗纖維蔬菜、菇類 |
| 其他 | 軟蛋糕、泥狀點心 | 麻糬、芋圓、堅果、餅乾 |
如何安全增加咀嚼強度?
① 所有食物切成「小指甲大小」
尺寸越小越好。
② 先用舌頭測試是否「一壓就散」
不散 → 不吃。
③ 前牙不要咬,全部用後牙輕壓
但記得:不能「咬斷」,只能「壓碎」。
H2 裝上臨時牙後可以吃嗎?哪些食物一定要避免?
All-on-4 是「手術當天就會裝上臨時牙」,所以大部分患者會認為「有牙齒,而且看起來又很穩,那是不是可以正常吃東西?」
答案是:完全不行。臨時牙只是暫時性的支撐,你看到的只是外觀穩定,但真正承受咬合力的是:
- 植體
- 骨頭
- 咬合分佈
- 臨時牙內側的支架
這些在手術後前 8~12 週都還在「過渡期」。任何太硬、太韌、太黏的食物都會造成植體受力不均。
臨時牙期間(約 2–3 個月)可以吃的食物
✔ 所有軟質食物(0–2 週)
這部分你已經知道:蒸蛋、粥、麵、嫩豆腐等。
✔ 軟固體食物(2 週後)
- 燉到非常軟的肉類
- 軟麵包(無硬邊)
- 泡軟的吐司
- 軟蛋餅(不吃邊)
- 燉爛蔬菜
- 細碎魚肉(無魚刺)
但要遵守兩大原則:
① 前牙不能咬
② 不能吃需要「咬第一口」的食物
前牙是臨時牙最脆弱的地方,太用力咬食物,都有可能造成螺絲或植體受力不均。
臨時牙期間一定要避免的食物(最容易出事的前 6 名)
以下是臨床上最常看到導致「臨時牙斷裂、螺絲鬆脫」的兇手:
❶ 堅果類(最容易出事)
- 杏仁
- 花生
- 夏威夷豆
任何一顆都足以讓臨時牙裂掉。
❷ 需要咬斷的肉類或海鮮
- 牛排
- 魷魚
- 牛肉條
- 烤雞腿
- 章魚、花枝
這些食物會讓植體「瞬間受力」,最危險。
❸ 黏性高的食物(會把臨時牙拉起來)
- 麻糬
- 起司條
- 年糕
- 芋圓
黏性=最容易拉動臨時牙。
❹ 硬脆的零食
- 洋芋片
- 蘇打餅
- 脆片類
- 脆皮雞
即便看起來薄,但咬下去瞬間力道非常強。
❺ 會掉屑、會卡縫的
- 蘇打餅
- 堅果碎
- 餅乾邊
臨時牙的縫隙比較大,卡進去很難清潔。
❻ 整顆水果或太硬的水果
- 蘋果
- 梨子
- 未熟透的芒果
- 葡萄(不能整顆咬,要切)
整顆水果 ≠ 能壓碎
→ 都要切小塊、用後牙輕壓。
裝上正式牙後飲食差別?什麼時候能正常吃牛排、玉米?

正式牙大約會在 術後 10–14 週 裝上,這時候植體已經歷最關鍵的骨整合期,能承受比臨時牙更大的咬合力。
注意:正式牙 ≠ 咬什麼都沒問題
它只是比臨時牙更穩、更耐用,但植體依然需要良好保護。下面讓你知道:正式牙到底能吃什麼?什麼東西還是不能碰?
正式牙剛裝上(前 2 週):仍然是「軟固體飲食」
雖然正式牙比臨時牙耐咬很多,
但剛裝上的 2 週內,仍然不建議馬上吃硬的。
可以吃:
- 軟麵包
- 蛋餅(皮要嫩)
- 鬆軟蛋糕
- 燉煮肉、魚(軟)
- 軟蔬菜
- 入口即化點心
避免:
- 堅果
- 牛排
- 烤物
- 脆皮雞
- 硬餅乾
- 蘋果、生菜
理由是正式牙剛裝上的密合度需要時間適應咬合力量。
正式牙 2 週後:多數日常飲食可恢復
這個階段你可以恢復吃:
- 軟牛肉(燉牛肉)
- 漢堡(需切成小塊)
- 絞肉
- 軟蔬菜
- 軟吐司 & 起司
- 煎蛋、炒蛋
- 麵、飯、壽司(無硬皮)
- 熟度高、軟的雞肉
大部分患者最想知道:
什麼時候能吃牛排、玉米、魷魚?
以下是最安全的標準答案:
✔ 牛排:術後 3 個月後(正式牙裝好、並穩定後)
但請遵守:
- 切成小塊(比骰子更小)
- 不吃帶筋、太生的
- 不要全靠前牙咬斷
- 偏瘦、嫩的部位最好(菲力、翼板、牛小排)
✔ 玉米:只能吃「玉米粒剝下來」的
- 不能啃整條玉米。
啃玉米會讓前牙受力太大,即便正式牙也有風險。
✔ 魷魚、花枝:仍然不建議(即使正式牙)
原因:
- 韌性最強
- 牽扯力大
- 植體最怕「連續性撕扯」
- 咬久了容易造成假牙磨損
這類「韌性超好的海鮮」是 All-on-4 一輩子都不建議大量食用的食物。
少量、切碎、偶爾可以。大口吃、常吃 → 不建議。
哪些食物正式牙後仍要避免?
❶ 堅果(杏仁、花生、夏威夷豆)
→ 爆發力最強,一咬就碎,但力量直接傳到植體。
❷ 啃玉米棒
→ 前牙受力太大。
❸ 咬骨頭(排骨邊、雞骨)
→ 咬一下就可能造成假牙崩裂。
❹ 魷魚、花枝等「韌性海鮮」
→ 連續牽扯最傷植體。
❺ 硬牛肉乾
→ 撕扯力太強,而且會塞假牙。
正式牙後的飲食總原則
可以吃 90% 的日常食物,但仍要避免「硬、黏、爆裂、撕扯」的食物。
如果能遵守這個原則,All-on-4 的植體能穩穩用超過 15 年以上。
咬合力還沒恢復?教你 3 個不傷植體的咀嚼技巧
即使已經到了能吃軟固體、甚至正式牙階段,很多剛做完 All-on-4 的患者仍然會覺得:
- 「咬東西怪怪的」
- 「不太敢用力咬」
- 「怕植體受傷」
這些感覺都很正常,因為你正在適應新的咬合系統。為了讓你在恢復飲食的過程中不會踩雷、也不會破壞植體,泉玥牙醫整理了 最安全、最不容易傷植體的 3 個咀嚼技巧。
技巧 1:用後牙「壓碎」,不要用前牙「咬斷」
前牙是所有植體中最容易受傷的位置,尤其是臨時牙期間。
請遵守兩個原則:
✔ 不要啃、不要拉扯、不要咬第一口
包括:
- 咬三明治的邊
- 咬玉米
- 咬水果
- 撕肉
- 咬斷餅乾
✔ 所有食物都切成小塊,用後牙「往下壓」
壓碎 ≠ 咬斷,壓碎的力道是垂直的,咬斷的力道是水平+垂直,不穩定。
垂直力量(壓碎) → 植體最能承受
水平力量(扯動) → 植體最受傷
技巧 2:左右分邊吃,避免單點過度施壓
在植體剛剛進入適應期時,不要讓所有咬合力集中在單一側。
✔ 官方建議方法:
把每一口食物分為「左右兩邊輪流咀嚼」。例如:
- 第 1 口 → 右邊後牙壓碎
- 第 2 口 → 左邊後牙壓碎
- 第 3 口 → 再回到右邊
這樣可以讓假牙與植體承受平均壓力,不會讓某一邊負荷過度。
技巧 3:每口食物咬(壓)10–15 次,細碎再吞
很多患者一恢復能咬東西,就會習慣性「大口吞、大口吃」。但 All-on-4 初期真的不適合。
✔ 正確方式:
- 每口吃到「完全碎」、「沒有塊狀」
- 再吞下去
- 不要急,不要咬太大口
細碎後吞嚥能減少食物卡在假牙、螺絲孔或植體連結處,避免後續清潔困難與異味問題。

泉玥牙醫團隊提醒:飲食不是越快越好,穩定骨整合最重要
泉玥牙醫團隊提醒:飲食不是越快越好,穩定骨整合最重要
很多患者在做完 All-on-4 後,外觀恢復得很快,能講話、能微笑、也能正常生活,於是容易產生一種錯覺:「看起來都好了,那應該可以正常吃了吧?」但泉玥牙醫要特別提醒你:All-on-4 的真正成功,不是在外觀恢復,而是在「骨整合」完成。太早吃硬的,可能會導致療程失敗。
骨整合需要至少 3 個月,有些骨質較弱的患者甚至需要更長時間。
在這段期間,任何不當的咬合都可能造成:
- 植體微動
- 螺絲鬆脫
- 假牙破裂
- 咬合不平衡
- 二次手術
以上都是肉眼看不見,但後果很現實的問題。
泉玥牙醫為什麼不鼓勵你「急著正常的吃東西」?
因為我們在臨床上真的看過:
- 太早吃堅果 → 臨時牙裂掉
- 啃玉米 → 前牙植體受力不均
- 吃牛排 → 植體微動、需要重新做
- 咬餅乾 → 假牙邊緣崩掉
- 吃麻糬 → 臨時牙被拉鬆掉落
這些都是能避免的問題,只是飲食遵守「漸進式」。
FAQ 常見問題
是的。手術後前3 天絕對不能咬,只能吃液態與半液態食物。這是因為植體剛植入時非常脆弱,任何咬合力量都會造成「微動」,影響之後的骨整合。
不一定會壞,但可能會:植體受力不均、臨時牙裂掉、假牙邊緣鬆脫、咬合跑掉,如果吃到硬物後覺得有「異物感、縫隙、卡卡的、咬合怪怪的」,建議回診檢查比較安心。
建議在術後第 2 週才能吃「燉到很軟的肉」。例如:雞肉絲、燉牛腩、細碎的魚肉。但前牙不能咬斷,所有肉都要切小塊、用後牙輕壓。
建議等術後 1 週後再喝,而且:不要喝熱的、不要喝含硬珍珠的(珍珠太Q、太韌),若想喝奶茶類飲品,建議選「無珍珠、無蒟蒻、無果凍」的版本。
前 1 週內禁止喝酒。因為酒精會刺激傷口、容易出血、也會影響身體恢復。一週後若想喝,建議量要少、不要喝熱酒。
可以,而且冰涼的溫度能減緩腫脹。但請避免含堅果、餅乾碎、脆片的版本。
需要。正式牙比較耐咬,但植體仍然不適合吃:堅果、牛肉乾、黏性食物(麻糬)、會牽絲的起司、魷魚、花枝、啃玉米棒、
這些食物會造成「爆裂力」或「撕扯力」,是 All-on-4 最怕的。
多數患者要等到正式牙裝上後 2~4 週才比較安全。但還是要切小塊、不要吃帶筋的部位,避免咬太大口。
術後 3 天內:不能喝熱湯、熱飲。因為熱度會讓傷口腫脹更嚴重、延長恢復期。之後可以喝溫的,但不要太燙。
剛做完 All-on-4 的前幾週,因為咬合習慣還在調整,出現「小卡卡感」是正常的。
但若出現:咬合突然變得很不一樣、明顯縫隙、臨時牙搖動、咬下去會痛、建議立即回診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