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當你投入時間與費用完成 All-on-4 全口重建後,最關心的問題往往不是「外觀好不好看」,而是「這組牙能用多久」?
All-on-4 是以四根植體支撐整排假牙的固定式重建技術,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咀嚼功能與笑容美觀。由於穩定性高、維護便利,是不少牙醫師的新寵兒。然而,許多患者在術後幾年內出現假牙鬆動、咬合不均或牙齦發炎等問題,其實都與「保養與維護」有關。
事實上,只要植體骨整合良好、定期檢查與清潔確實,All-on-4 的平均壽命可超過 15–25 年,上方假牙結構則約可使用 10–15 年。
本篇由泉玥牙醫專業植牙團隊彙整臨床經驗,帶你了解All-on-4的實際使用年限、影響壽命的關鍵,以及如何透過正確保養,讓重建後的笑容能「久得安心、用得自然」。
All-on-4 是什麼?為什麼能維持這麼久?
All-on-4 是一種全口固定式植牙重建技術,利用四根植體作為支撐基礎,讓整排假牙能牢固固定於口腔中。這項技術由 Nobel Biocare 團隊研發,設計重點在於以最少的植體數量達成最大支撐面積,大幅縮短手術時間與恢復期。
與傳統全口植牙相比,All-on-4 不需每顆牙都植體支撐,而是透過兩支直植體+兩支傾斜植體形成穩定的受力分佈。傾斜角度可避開鼻竇與下顎神經,減少補骨需求,也降低手術風險。
這樣的設計,讓 All-on-4 不僅能在 一日內完成植牙與裝上臨時假牙,同時因力學結構穩定、骨整合良好,能長期承受咬合壓力,壽命自然比活動假牙或傳統假牙更久。
此外,現今多數診所都結合數位導引技術與高階植體系統,在術前即可精準模擬骨質密度與角度,讓每支植體位置都貼合個人條件。這些技術整合,是 All-on-4 能「耐用又穩定」的最大原因之一。
All-on-4 平均可以用多久?植體與假牙壽命差異一次看懂
許多患者在完成 All-on-4 全口重建後,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:「這樣可以用多久?會不會幾年就壞掉?」
其實,All-on-4 的壽命取決於兩個部分下方的植體(鈦金屬根)與上方的假牙結構(牙橋或牙套)。兩者的材質、受力方式與保養重點都不同,因此使用年限也會有所差異。
整體來說,All-on-4 的平均壽命如下:
| 結構部位 | 平均壽命 | 是否可更換 | 說明 |
| 植體(埋入骨內的鈦根) | 約 15~25 年以上 | 不需更換(除非骨整合失敗) | 若骨質穩定、無發炎,可長期使用甚至終身維持 |
| 連接基座(abutment) | 約 10~15 年 | 可更換 | 長期使用後可能出現磨耗或鬆動,定期檢查可提早發現 |
| 假牙(上方牙橋) | 約 10~15 年 | 可更換 | 依材質與清潔狀況而定,若有裂痕或變色可局部修復或整體更換 |
泉玥牙醫專業觀點:
植體本身的壽命往往比假牙還長,因為鈦金屬能與骨頭產生「骨整合」(osseointegration),若術後保養良好,甚至能維持 20 年以上。反之,假牙是每日直接接觸食物與咬合力的部分,長期下來容易磨損或染色,平均約 10–15 年需重新製作。
值得注意的是,壽命的長短並非單純由「材質」決定,而是受清潔習慣、咬合力控制、醫師技術、植體品牌等多重因素影響。若能搭配定期檢查與維修,整組 All-on-4 使用 20 年以上並非難事。
| 項目 | 一般活動假牙 | 傳統全口植牙 | All-on-4 固定式植牙 |
| 植體數量 | 無 | 約 6–8 支 | 4 支 |
| 平均壽命 | 3–5 年 | 15–20 年 | 15–25 年以上 |
| 穩定度 | 易鬆脫 | 穩定 | 穩定且節省骨量 |
| 維修頻率 | 高 | 中 | 低 |
影響 All-on-4 壽命的五大關鍵因素
即使 All-on-4 採用高階植體與數位導航技術,若後續保養不當,仍可能出現鬆動、發炎或假牙斷裂等問題。想要讓 All-on-4 用得久、撐得穩,以下這五項因素是醫師最在意、也是患者最容易忽略的關鍵。
① 骨質條件與骨整合狀況
All-on-4 的穩定度,來自於植體與骨頭緊密結合的「骨整合」機制。
若骨質密度不足、骨吸收過快或有骨質疏鬆症狀,都可能影響植體與骨頭的黏著。
泉玥牙醫團隊在術前會透過 3D 數位電腦斷層(CBCT) 檢查,評估骨量與密度,必要時可進行補骨或調整傾斜角度,以確保長期穩定。
專業提醒:
骨整合期約需 3~6 個月,若此期間抽菸或咬硬物,可能導致植體與骨頭間產生微裂縫,影響日後壽命。
② 術後清潔與保養習慣
All-on-4 假牙底部與牙齦之間容易卡食物殘渣與細菌,若未清潔乾淨,會引發「植體周圍炎」,導致骨吸收與植體鬆動。
建議每日使用:
- 軟毛牙刷(刷假牙底部與牙齦交界)
- 牙間刷或牙線棒(清潔縫隙)
- 沖牙機(清除假牙下方殘渣)
只要維持良好清潔習慣,就能讓植體周圍組織保持健康,壽命自然延長。
③ 咬合力與磨牙習慣
過大的咬合力是 All-on-4 損壞的主因之一。若患者有夜間磨牙或咬緊牙根的習慣,會造成假牙裂痕或螺絲鬆脫。泉玥牙醫會依照患者的咬合型態客製夜間護牙套(night guard),降低長期壓力與震動,讓假牙與植體都能更耐用。
④ 生活習慣與全身健康
吸菸、酗酒、糖尿病控制不佳,都是植體早期失敗的高風險因子。
這些狀況會降低血液循環與骨質修復能力,使植體周圍組織無法穩定。
建議:戒菸、維持良好血糖控制、補充足夠鈣質與維他命 D,都是保護植體壽命的關鍵行為。
⑤ 醫師技術與植體系統品質
All-on-4 是高難度手術,若角度、深度或受力設計不當,都可能造成後期植體鬆脫。
因此選擇有經驗的醫師與高品質品牌系統(如 Nobel Biocare、Straumann、Neodent)非常重要。泉玥牙醫使用的原廠系統皆具臨床文獻支持,搭配數位導引與手術規劃軟體,確保每個角度都精準到位,減少術後風險並延長使用年限。
延長 All-on-4 使用壽命的5個實用方法
要讓 All-on-4 維持長久、穩定又耐用,除了依賴植體品質與醫師技術外,日常保養與追蹤才是關鍵。根據泉玥牙醫臨床經驗,以下五個方法是多數長期穩定患者都確實做到的細節。
① 術後半年內定期回診追蹤
All-on-4 的初期穩定期約為三至六個月,這段時間內骨整合尚未完全固定,任何微小變化都需要醫師追蹤。
建議的回診頻率如下:
- 手術後 1 週:檢查傷口癒合與清潔方式是否正確
- 手術後 1 個月:評估臨時假牙受力狀況
- 手術後 3 個月:觀察骨整合進度
- 手術後 6 個月:若狀況穩定,可評估更換正式假牙
定期追蹤可及早發現假牙鬆動、骨吸收或咬合不均等問題,避免小狀況演變成大問題。
② 每日正確清潔與使用輔助工具
假牙下方與牙齦交界處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區域。建議建立固定的清潔流程:
- 使用軟毛牙刷輕刷假牙底部
- 以牙間刷或牙線棒清除縫隙
- 每天使用沖牙機一次,徹底清除殘渣
若清潔不確實,植體周圍炎會悄悄形成,導致骨吸收與壽命縮短。正確的清潔習慣是讓植體能陪伴十年以上的首要條件。
③ 每年洗牙與專業維護
即使每天清潔,也難以完全清除假牙底部的牙結石。
建議每六個月由牙醫師進行一次專業洗牙與假牙保養,檢查以下項目:
- 植體螺絲是否鬆動
- 假牙有無裂痕、刮痕或染色
- 植體周圍牙齦是否紅腫
這些維護能延長假牙與植體的穩定性,同時讓外觀與功能維持在最佳狀態。
④ 控制咬合力與夜間磨牙
夜間磨牙或長期咬緊牙根,是導致假牙損壞與螺絲鬆脫的常見原因。
若有這類習慣,建議客製護牙套(Night Guard),在睡眠時減少壓力,保護假牙結構不受長期震動影響。
此外,避免咬堅果、啃骨頭或撕扯硬食物,也能延長假牙壽命。
⑤ 維持身體健康與骨質穩定
植體能否長期穩固,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。
慢性病患者(如糖尿病、高血壓)若控制不良,會影響牙周修復與骨整合速度。
應保持良好飲食與作息、補充足夠的鈣與維他命 D、避免抽菸與過度飲酒,讓骨質維持在穩定狀態,才能支撐植體長久使用。
假牙壞了要整組重做嗎?哪些情況只需局部維修
許多患者在配戴 All-on-4 假牙多年後,若出現斷裂、變色或鬆動的狀況,常會擔心:「是不是整組都要重做?」
事實上,不一定要整組更換。All-on-4 的結構設計具有「模組化」特性,上方假牙與下方植體是分離式系統,若下方植體與骨整合良好,只需更換假牙部分即可。
可「局部維修」的狀況
- 假牙表面出現細微裂痕或崩角
- 假牙邊緣染色、刮痕或外觀老化
- 假牙螺絲鬆動(可重新鎖緊)
- 咬合不均或部分牙齒磨損
這些狀況通常只要重新拋光、補樹脂或更換部分牙橋,就能恢復功能與美觀。
泉玥牙醫會根據假牙材質(如氧化鋯、陶瓷或複合樹脂)評估修復方式,避免不必要的整體更換。
需要「整組重做」的狀況
- 假牙主體嚴重破裂、變形或掉落
- 連接基座(abutment)損壞
- 植體周圍發炎或骨吸收導致結構鬆動
- 長期未回診,導致螺絲脫落與角度錯位
若遇到上述情況,醫師會重新檢查骨質條件與受力分佈,必要時重建假牙或調整植體位置,確保新假牙能穩定使用。
維修或重做前的醫師評估重點
- 植體與骨頭的整合情況
- 假牙結構與受力是否均衡
- 是否有植體周圍炎或感染跡象
- 舊假牙的材質是否仍可使用
透過完整評估,醫師能決定是「微修復」還是「重新製作」。許多患者只需小幅度維修,就能恢復功能並延續原有植體的使用壽命。
為什麼有些人 All-on-4 用不到10年?
雖然 All-on-4 的平均使用壽命可達 15~25 年,但在臨床經驗中,仍有部分患者使用不到 10 年就出現假牙鬆動、植體損壞或重做需求。
這並非手術本身的問題,而多半與後續保養、生活習慣及回診紀律有關。
以下是最常見的四大原因,也是導致 All-on-4 提早退休的主因。
① 忽略清潔導致植體周圍炎
植體周圍炎(Peri-implantitis)是造成 All-on-4 提早失敗的頭號元兇。
若患者術後未定期清潔假牙下方的死角,細菌與牙菌斑容易堆積,引發牙齦紅腫、出血與骨吸收。
一旦骨頭支撐流失,植體就會鬆動,導致假牙穩定度下降。
泉玥牙醫提醒,沖牙機與牙間刷是維持 All-on-4 長期穩定的關鍵工具,尤其是每日餐後的清潔不可忽略。
② 長期未回診,問題無法及早發現
All-on-4 的穩定性需要定期追蹤。若長期未回診,假牙螺絲可能早已鬆動、受力不均或裂痕擴大,最終導致整體結構失衡。
一般建議患者每半年進行一次植體檢查與專業清潔,才能提早發現問題、避免植體報銷。
③ 磨牙與不良咬合造成過度負荷
夜間磨牙或習慣性咬硬物,會對假牙與植體造成長期過度壓力。
若未配戴護牙套(Night Guard),容易導致假牙崩裂、螺絲鬆脫甚至植體骨整合破壞。
這類問題往往發生得悄無聲息,等到出現咬合異常時,已經需要重新製作假牙。
④ 慢性病控制不佳與抽菸習慣
糖尿病、骨質疏鬆、長期吸菸等都會影響骨整合與組織修復能力。
尤其吸菸會降低牙齦血流量,使植體周圍炎機率增加 2 至 3 倍。
這類族群若想讓 All-on-4 用得久,必須配合定期回診與良好生活管理,才能維持理想狀態。
泉玥牙醫提醒:
All-on-4 的壽命不是「做完就能放著不管」,而是需要定期檢查與細心維護。
就像車子需要保養,All-on-4 也需要檢查螺絲、清潔與咬合調整,才能發揮應有的耐用性與穩定性。
泉玥牙醫團隊提醒:定期維護是延壽關鍵
All-on-4 是能讓重度缺牙患者「重拾咀嚼力與笑容」的長期重建方案,但若想讓植體使用超過 20 年,術後的回診與維護絕不能省略。
根據泉玥牙醫臨床統計,幾乎所有能穩定使用十年以上的患者,都有一個共同點:願意定期回診檢查與清潔。
泉玥牙醫建議患者在完成 All-on-4 手術後,維持以下三個習慣:
- 固定半年回診一次
讓醫師檢查植體、螺絲與假牙受力情況,必要時重新鎖緊或調整咬合角度。 - 定期洗牙與專業保養
假牙下方若堆積牙結石或食物殘渣,容易引發植體周圍炎,專業清潔能預防問題發生。 - 若出現異常立即就診
包含假牙鬆動、牙齦流血、咬合不平或異味等狀況,都是早期警訊,應立即回診檢查。
泉玥牙醫團隊強調,All-on-4 並非「做一次就能一輩子使用」的治療,而是一項需要持續關心的重建工程。
定期維護能確保骨整合穩定、假牙壽命延長,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做費用。
若骨整合穩定、沒有感染或外力破壞,植體本體確實能終身使用。
但上方假牙(牙橋)因長期受力與磨損,通常約 10–15 年需更換一次。
可以。All-on-4 採分離式設計,只要植體狀況良好,醫師可單獨更換假牙或螺絲,不必重新手術。
建議每 6 個月回診一次,由醫師檢查植體穩定度與假牙受力狀況,同時進行專業洗牙與保養。
建議使用非研磨型牙膏或醫師推薦的中性配方,搭配軟毛牙刷、牙間刷與沖牙機即可。
避免使用含顆粒或美白成分的牙膏,以免磨損假牙表面。
建議避免咬太硬或有韌性的食物,如骨頭、冰塊、魷魚絲,以防止假牙表層崩裂或螺絲鬆動。
會。長期磨牙會造成假牙裂痕與植體震動,建議配戴護牙套(Night Guard)以分散壓力。
可回診進行專業清潔與拋光,若是假牙材質老化或刮痕過深,醫師會建議局部或整體更換。
吸菸會降低牙齦血流與骨整合速度,導致植體周圍炎機率增加兩倍以上。
可以,但須由醫師評估植體穩定度與口腔健康狀況,避免與深度牙周治療同時進行。
手術後約 2 週可恢復軟食,3~6 個月骨整合完成後可恢復正常咀嚼。
仍建議避免過硬、過黏食物,減少假牙受力損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