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些人適合做 All-on-4?這 5 種情況最推薦全口快速植牙

目錄

對於全口缺牙或牙齒嚴重鬆動的患者來說,「All-on-4 全口速定植牙」是一項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咬合與笑容的治療方式。
不同於傳統需要植入 6~8 支植體的全口重建,All-on-4 只需利用四支植體支撐整排假牙,就能減少手術次數與恢復時間,也能在骨質不足的情況下達到穩定的咬合效果。

許多患者常問:「我適合做 All-on-4 嗎?」其實,這項技術雖然快速又穩定,但並不是人人都能施作。醫師會依據骨質條件、口腔健康、全身疾病控制狀況等因素進行評估,才能確保長期成功率。

本篇由泉玥牙醫團隊整理出「最適合做 All-on-4 的五大族群」,並說明臨床評估重點與術前應注意的條件,幫助你在考慮全口重建前,先釐清自身狀況,為下一步治療做好準備。

All-on-4 是什麼?從「四支植體」概念看懂全口速定植牙原理

All-on-4 是一種以四支植體支撐整排假牙的全口重建技術,由葡萄牙醫師 Paulo Malo於1998年發展,至今已被全球多國臨床證實具有高穩定性與成功率。
傳統的全口植牙往往需要6~8 支植體才能固定假牙,但All-on-4 利用「後牙斜角植入」的設計,讓植體能避開上顎竇或下齒槽神經,在骨質有限的情況下仍能穩固支撐。

這項技術最大的優勢在於:

  • 減少植體數量與手術次數,縮短整體療程時間。
  • 多數患者可在手術當日裝上臨時假牙,快速恢復外觀與咬合功能。
  • 避免大範圍補骨或鼻竇增高手術,降低術後不適。

對於長期缺牙、戴活動假牙不穩、或骨質流失的患者來說,All-on-4 能在兼顧穩定與美觀的前提下,大幅改善生活品質,因此被稱為「快速植牙」或「立即拔即種、立即咬」的技術。

這 5 類族群最適合做 All-on-4

並非所有缺牙患者都需要做 All-on-4,但若你符合以下幾種狀況,這項療程往往能在縮短療程時間與減少補骨風險的同時,幫助你快速恢復咬合與自信笑容。

1. 全口缺牙、或僅剩少數無法保留的牙齒者

天然牙齒幾乎喪失,或剩下的牙齒已嚴重鬆動無法保留的情況發生時,All-on-4 可一次性拔除病牙並植入四支植體,當日裝上臨時假牙,免除長時間無牙期的不便。

2. 長期配戴活動假牙、覺得鬆脫或無法正常咀嚼者

活動假牙常因吸附力不足導致咬不穩、容易脫落或造成牙齦壓迫痛。All-on-4 以固定式假牙設計,能提供更穩定的支撐,讓患者重新體驗「像真的牙齒一樣」的咀嚼感。

3. 因牙周病導致多顆牙齒喪失、骨質流失者

牙周病患者常伴隨牙齦萎縮與骨質吸收。All-on-4 利用後牙斜角植體避開骨質不足區域,多數情況可免補骨完成手術,是牙周病導致全口缺牙者的理想方案。

4. 骨質高度或厚度不足、不想再接受補骨手術者

傳統全口植牙若骨量不足,通常需進行補骨或鼻竇增高術;但 All-on-4 可藉由斜角植體設計有效分散受力,讓許多骨質條件有限的患者仍能順利植牙。

5. 希望療程快速、想在短時間內恢復咬合與美觀者

All-on-4術後可立即裝上臨時假牙,平均只需一到兩天就能恢復外觀與部分咀嚼功能,對工作繁忙或不便多次就診的患者特別合適。

醫師如何判斷你適不適合 All-on-4?

即使 All-on-4 能幫助許多缺牙患者重建笑容,但醫師仍會在術前進行一系列嚴謹的臨床評估,確保每位患者的條件足以支撐四支植體的力量與長期穩定性。
以下是醫師在諮詢與評估階段常見的五大重點:

1. 骨質密度與骨量

骨質是植體穩定的基礎。醫師會透過CBCT 三維斷層掃描測量上、下顎骨的厚度與密度,判斷是否能在適當角度植入四支植體。若骨量嚴重不足,可能需先進行補骨或改採其他植牙方案。

2. 咬合關係與肌肉力量

每個人的咬合高度、牙弓寬度與肌肉受力不同。若咬合力過強或方向不平均,可能造成植體承受壓力不對稱。醫師會根據咬合狀況調整植體角度與假牙設計,確保力量平均分佈。

3. 牙周與口腔健康狀態

牙周病、蛀牙、口腔發炎等狀況需先治療完成後才能進行手術。若口腔內仍有感染源,植體整合過程容易失敗,導致鬆動或發炎。

4. 全身健康與用藥史

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免疫系統異常等慢性病患者需先控制穩定,才能降低手術風險。此外,長期服用抗凝血藥或骨質疏鬆藥物的患者,也需在醫師評估後調整治療計畫。

5. 生活習慣與口腔清潔能力

抽菸會降低植體與骨頭結合的成功率;而口腔清潔不良者,術後容易產生植體周圍炎。若能戒菸並養成正確清潔習慣,將大幅提升 All-on-4 的長期穩定性。

H2 All-on-4 vs 傳統全口植牙:適合族群與條件比較

許多想做全口重建的患者,常會在「All-on-4」與「傳統全口植牙」之間猶豫不決。
其實兩者最大的差異,在於植體數量、手術複雜度、療程時間與費用結構。
以下整理表格,幫助你快速了解這兩種療程的差別與適合族群:

項目 All-on-4 全口速定植牙 傳統全口植牙
植體數量 4 支植體 約 6–8 支植體
是否需補骨 多數情況可免補骨 常需補骨或鼻竇增高手術
假牙型式 一體式固定假牙 分段式或多顆獨立假牙
療程時間 約 1–2 天可裝臨時假牙 約 3–6 個月完成全部假牙
術後恢復期 短,腫脹與不適感較輕 較長,恢復期依補骨狀況而定
適合對象 骨質有限、希望快速恢復者 骨質充足、預算較高者
費用範圍(單顎) 約 40–60 萬元 約 60–80 萬元
優點 手術次數少、恢復快、外觀自然 咬合力強、客製化彈性高
可能限制 不適用於嚴重骨萎縮或重度疾病者 療程長、需多次手術與補骨

表格僅供參考,實際仍須由醫師根據骨質與口腔狀況評估。

哪些人暫時不建議做 All-on-4?手術禁忌族群一次看

雖然 All-on-4 能幫助許多全口缺牙患者恢復自信笑容,但仍有部分族群不建議立即進行手術。
這些情況多與骨質狀況、全身疾病控制或生活習慣有關,若未先改善,可能導致植體整合失敗或術後發炎。

以下為臨床上常見的「暫不建議族群」:

1. 骨質嚴重萎縮、無法穩定植體者

若顎骨高度或厚度不足,植體難以固定,手術後容易鬆動或脫落。此時醫師通常會建議先補骨或改採其他重建方式。

2. 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控制不佳者

血糖或血壓若長期不穩定,會影響傷口癒合與植體整合。須待疾病控制良好、經主治醫師評估後再行手術。

3. 長期吸菸或口腔衛生不佳者

尼古丁會抑制血液循環、降低骨結合率,加上清潔不良,極易引起植體周圍炎。若能戒菸並改善清潔習慣,手術成功率會明顯提升。

4. 免疫疾病或長期服用抗凝血、骨質疏鬆藥物者

此類患者的骨代謝與凝血功能常異常,需經內科醫師會診,確定可暫停或調整用藥後,再評估是否能進行手術。

5. 懷孕婦女或術後修復能力差者

懷孕期間不建議進行植牙手術,以免影響胎兒健康。若患者營養狀況不佳、免疫力低,也應先改善身體條件再治療。

All-on-4 是高穩定度的全口重建方式,但安全與成功率取決於術前評估是否充分。若屬於上述高風險族群,建議先與泉玥牙醫專業醫師討論替代方案,如補骨後再行植牙或暫時採用活動假牙過渡,確保手術安全。

泉玥牙醫團隊提醒:做 All-on-4 前一定要先做的 3 項專業檢查

All-on-4 看似簡單、療程快速,但要讓四支植體長期穩定、維持理想咬合與外觀,術前的專業檢查與評估是關鍵。
泉玥牙醫團隊提醒,若有全口重建需求,務必完成以下三項檢查,才能真正確保手術安全與成功率。

1. 全口 X 光與 CBCT 三維斷層掃描

這是了解骨質與神經走向的關鍵步驟。CBCT可立體呈現顎骨厚度、高度與密度,讓醫師能精準規劃植體角度,避免損傷神經或鼻竇,同時判斷是否需補骨。

2. 骨質密度與牙周健康評估

除了影像檢查,醫師也會測量骨密度與牙周深度,以確認骨頭能否支撐植體、牙齦組織是否健康。若仍有活動性牙周病,需先治療穩定再進行植牙。

3. 全身健康與咬合分析

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都會影響植牙整合。
此外,透過咬合分析可確保受力分佈平均,避免術後假牙受力不均而導致植體鬆動或破損。

延伸閱讀:植牙跟假牙的差別是什麼?後悔做錯選擇前,你一定要知道這些事!

【台北植牙推薦】真正懂你的人,才敢說實話!牙醫師揭露:這5種人最適合做植牙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