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以為是在好好睡覺,其實你的牙齒正在打仗。」
——林楚喬醫師(全口重建專家,十年以上植牙經驗)
一、你沒發現的真相:植牙不鬆動是幸運(如果你是磨牙者)
許多患者來找我時,說他們「植牙用了不到三年就鬆動了」,我總會反問一個問題:
👉「你有夜間磨牙的習慣嗎?」
你知道嗎?
夜間磨牙者每晚的咬合力量最高可以達到白天咀嚼的4-6倍。
這不僅會造成植體骨吸收、螺絲鬆動、假牙破裂,甚至可能導致再次植牙失敗。
這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「診斷盲區」。

二、為什麼多數牙醫忽略磨牙者的隱性風險?
根據《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》研究,
夜間磨牙者植牙五年內失敗率為一般人的2~3倍以上。
但多數診所僅詢問病人是否抽菸、是否糖尿病,
卻很少進一步檢測夜間磨牙的風險與牙關節健康狀態。
我們不會因為車輪磨損才換路,而是要檢查路況與懸吊系統。
植牙也是如此。
三、我曾遇過的案例:一位連續換三顆植牙的高階主管
這位台北的高階主管在三年內換了三次假牙,最後帶著失望來找我。
他說:「我很認真刷牙,為什麼還是壞掉?」
我幫他檢查了牙齒磨損程度+夜間磨牙評估,才發現——
他在睡眠時的咬合壓力遠超標準,
植體根本撐不住這樣的「微創內爆式破壞」。
重新設計咬合導引、配戴夜間咬合板、選用耐壓力更強的植體,
兩年後,他來回診時說:「終於沒有每天起床牙齒酸了。」
他不是牙齒有問題,而是壓力找上了牙齒。

四、夜間磨牙者適合怎樣的植牙設計?(5個實戰要點)
- 預先進行磨牙風險評估(必要時使用睡眠咬合記錄儀)
- 採用高強度一體式植體與內六角設計,避免咬合斷裂點
- 植體深度與角度需重設,避免受力偏移造成骨吸收
- 咬合力導引與假牙設計(避免過度覆蓋、點狀受力)
- 術後配戴夜間咬合板,保護牙根與植體周圍組織

五、你的痛點,我懂:植牙失敗不只是花錢,更是信任崩解
許多人說:「反正我不磨牙啊,我沒感覺啊。」
但你是否早上醒來有:
- 顳顎關節酸痛?
- 牙齒感覺「痠痠脹脹」?
- 牙齒越來越短?
- 甚至有人說你睡覺會「咬牙切齒」?
這些都是潛在的夜間磨牙者特徵。
這也是我在評估植牙時絕不會忽略的「非牙齒」因素。

六、比較常見錯誤與專業建議:
| 常見錯誤 | 替代建議 |
|---|---|
| 單靠X光判斷骨頭就植牙 | 加做咬合分析與關節功能評估 |
| 不處理磨牙就植牙 | 先配戴調整性咬合板再決定植體位置 |
| 植體角度為求方便 | 導入3D植牙模擬,重建「力學導引」 |
七、透過植體設計避免植體假牙鬆動

Straumann® CrossFit® 連接是專為 Straumann® 植體設計的植體連接到基台(假牙底座)。它提供自導向摩擦配合,採用15°錐形圓柱設計和四個內部凹槽,可實現精確定位。 這種連接以其穩定性、靈活性和抗螺絲鬆動性而聞名。
以下是更詳細的分類:
- 設計與功能:CrossFit® 連接採用 15° 錐度的圓錐圓柱設計。 它包含四個內部凹槽,可實現精確的基台放置和旋轉穩定性。
- 好處:
- 穩定性: 摩擦提供出色的長期穩定性,即使在負載下也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微移動和微間隙。
- 精確度: 連接的自引導特性確保了基台定位的準確和容易。
- 減少微運動micro-movement: 精確的配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植入物和基台之間的運動,有助於長期成功。
八、真實回饋
「我以為是植體不好,沒想到問題根本在我咬合力。」
— 52歲中年創業家,重新設計後已無牙齒斷裂問題
「裝了咬合板後,我的頭痛也少了!」
— 45歲女性老師,同時改善偏頭痛與牙根隱隱作痛
九、懶人包總整理|磨牙者植牙需注意的5大重點
✅ 先檢測是否磨牙
✅ 重視咬合力與關節分析
✅ 選用高強度植體材質
✅ 精準設計植體角度與深度
✅ 術後務必配戴夜間咬合板
夜間咬合板改善肌電活動與肌肉舒緩
- 臨床實驗發現佩戴咬合板後,部分磨牙患者的夜間咬肌肌電活動降低,特別是原本緊咬型的患者,效果較明顯。
十、寫給未來的你:不只是植牙,更是回到穩定與安心的咬合人生
植牙不只是補牙,是重建你的咀嚼信心與生命品質。
如果你是夜間磨牙者,別怕麻煩,
請找一位懂磨牙力學設計的牙醫,重新定義你的咬合未來。
「植牙的穩定,不靠運氣,而靠設計。」
——林楚喬 醫師|All-on-4全口重建專家